摘要:中国废铜进口配额再创新低,但铜冶炼过剩风险加剧,消费还未完全恢复正常,疫情在全球蔓延冲击供应链,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,本周铜价承压整体下挫。
一、本周国内现货铜价走势
3月13日当周,本周国内现货铜价大幅下行。长江有色金属网1#铜均价报43546元/吨,日均下跌406元/吨,周线下跌4.54%;此前一周均价报44976元/吨,与上周相比下跌1430元/吨,环比下跌3.18%。
根据海关总署数据,因春节前的补库需求抵消了疫情的影响,中国今年前两个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同比增加7.2%,铜精矿进口量同比下滑1.2%至377万吨,冶炼厂削减生产而降低了对原材料的需求。
今年第四批废金属进口配额公布,涉及铜废碎料核定进口量总计3520吨,再创新低。中国疫情缓解提振工业金属需求改善希望,特高压项目建设再提速,基建加码预期较高。但铜冶炼过剩风险加剧,目前消费还未完全恢复正常,宏观恐慌情绪持续主导市场行情,铜价承压。
二、期货铜价一周走势
CCMN数据显示,本周伦铜震荡下挫。前四个交易日LME期铜均价报5513美元/吨,日均下跌49美元/吨;上周均价报5676美元/吨,环比下跌2.87%。
全球金融市场动荡,美股周内两次触发熔断机制,11年牛市彻底终结。美国宣布将对部分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减免税收,英国央行紧急降息50个基点,但未能缓解市场恐慌。疫情在全球继续蔓延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,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,以及国际原油“价格战”引发的油价暴跌打击市场信心。
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,本周沪铜弱势震荡。当前月2003合约周均结算价43616元/吨,日均下跌322元/吨;此前一周均价报45072元/吨,环比下跌3.23%。本周沪铜库存继续攀升,增加34959吨至380085吨,增幅10.13%,最近八周累计增幅达到184.23%。
三、伦铜周库存情况
四、国内外热点财经
国内方面:
1、据商务部介绍,1-2月,受春节因素特别是疫情影响,中国进出口总额为4.12万亿元,下降9.6%。其中,出口2.04万亿元,下降15.9%;进口2.08万亿元,下降2.4%。尽管整体运行承压,但我国外贸潜力大、竞争力强,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开拓市场能力都很强,呈现出一些亮点。
2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中国2月CPI年率 5.2%,预估5.2%,前值5.4%;PPI年率 -0.4%,预估-0.3%,前值0.1%。CPI仍处高位,涨幅有所回落。PPI略有下降,煤炭、钢材和有色金属价格稳中有降。
国际方面:
1、美国报告的二月总体CPI和核心CPI均略好于预期。但随着油价的暴跌和消费者需求萎缩,ING预计美国的总体通胀很可能跌回负数。
2、英国央行11日决定提前降息50个基点至0.25%的利率水平,同时启动为中小企业提供额外资金的帮助计划,并表示将放松资本管制、提升放贷能力。
五、铜市一周要闻
1、1月份,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铜产量为11.86万吨,同比下降6.8%。必和必拓的埃斯康迪达铜矿产量为10.09万吨,增长10%。智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预测,2020年该国铜产量将下降,铜的需求量也将减少。
2、自由港(Freeport-McMoRan)宣布,计划将铜和黄金的销量提高30-40%,且铜业务的单位净现金成本将减少25%至1.3美元/磅,到2021年,公司现金流将至少为2019年的两倍。强调称,自从疫情发生以来,供应链以及货物运输并未受到显著影响。
六、铜价后市展望
疫情已经成为新的核心风险点,扰乱全球供应链,拖累本以疲弱的全球经济,原油价格战使得风险资产再度下挫,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。市场预计全球央行将会开启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,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回暖。
当前电解铜存在小幅过剩,库存超预期累积持续压制铜价,不过国内疫情控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,房地产等市场有赶工需求,需求端发力仍值得期待。从产业层面来看,废铜趋紧,引导利废企业选择精铜。当前风险正逐渐明晰化,铜价基本探明底部,但宏观偏空氛围主导市场行情,预计下周铜价偏弱震荡。